我要當老師?這是國中同學和國中老師眼中一件瞠目結舌的事情。
    媽媽只給我一句話:「你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怎樣的老師?就當那樣的老師吧!」
教師憑著一股熱情辦理科學營,犧牲假日時間作額外的教學,這是目前的我做不到的。即使如此,一些不夠理性、思維不夠縝密的家長還是會因為時間的掌控,對事情的不瞭解,甚至對自己子女的不瞭解產生誤會,對校方及老師提出不客氣的質疑和責備。閒聊之中,老師們偶爾埋怨:做這麼多又是何必呢?教學的熱忱和理想總是脆弱,用心付出換來無情的打擊是很沈痛的。冠宇拿了一本王政忠老師著的「老師,你會不會回來」和我分享,我就利用晨讀時間、下課或是空堂時間翻閱,他的經歷有些戲劇卻真實,他的文筆不愧中文系的訓練,通順、詼諧而感人,也許難免出現一些灑狗血的鋪陳,但卻寫出了當老師這件事情。
    有人當老師是別無選擇、有人當老師是興趣、有人則是當成志業,有人當成信仰。初出茅廬的前幾年,我可以算是別無選擇,師範體系畢業,順理成章要當老師;在教學上得到肯定與成就感,教學成了我的興趣;兒女出生後,我更能體會家長的期待與自身父愛的滋長,我把教育當志業,看了「老師,你會不會回來」這本書後,王老師寫出了教育這件事情的理想,我想將教育當信仰。他說:「所謂信仰,不就是一種精神、一種態度、一個念頭、一股力量、一個理由?」是啊!這是我每天站在二十九雙眼睛之前,整肅自己的鏡子。
    科學營的事件,凸顯了好多的問題。我們可以血氣方剛激動的對同事情義相挺,我們可以同仇敵慨的對家長提出反駁,我們可以灰心喪志的對教學失去初衷,有好多的負面情緒,因為不忍如此認真的同事遭受不平等的曲解。但遲來的冬意和一杯清新的茶讓我清醒、冷靜。如果隨之起舞、放棄理想、背離初衷,那就沒了信仰。
    不是軟弱,只聽從上級的指示,只氣憤家長的指控,因為我知道冷靜分析與反省。不會因為家長的不客氣及曲解,就失去對他孩子的一視同仁。不會因為一兩件委屈的事情就改變自己最教育的初衷。背負誤解、短暫的消沈,下一節課,又昂首站在講台上,希望一些知識、一點經驗、一段話語,可以在孩子心中發酵、開花。
沈默、堅強、體諒,因為我們是老師。堅持、傾聽、反省,因為我們有信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tro07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